摩登阁

位置:首页 > 亲子知识 > 早期教育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,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开庭的时候,而且开庭的时间,法院和法律上都是没有规定时间。民事诉讼的简单事件法院会走简单程序,下面看看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及相关资料。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1

一、立案之后多久开庭

简易程序一般要在立案之后20天以后才能开庭,因为要给被告答辩期,如果被告要举证期限,那最早也要到35天以后开庭。

在这段时间,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。

1、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,以便法院通知能够及时告知你们。

2、法院立案后,会将法律文书送达被告,如你起诉时,所留被告地址不够详细,或找不到被告,该案将会被中止。

3、亲自到法院问询案件办理情况。

二、法院立案程序

(一)立案大厅办事流程:

第一步,将起诉材料交法官审查,审查法官批注处理指令后转至书记员处;

第二步,按书记员的安排,持缴费通知书到交费窗口去交纳诉讼费用;

第三步,持交费回单到原书记员窗口办理立案手续,领取受理通知书、举证通知书、传票等材料。执行案件立案流程与上述步骤基本相同。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

(二)起诉必须具备的材料(全部资料均应提供A4纸格式)

1、民事、行政诉讼案件起诉应当提供:

(1)民事、行政诉状,诉状中须注明双方当事人的联系电话或方法;

(2)原告为个人的,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,原告为单位的,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(立案时需提供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原件供核对);

(3)起诉证据复印件(按被告的人数增加一份提供),并将起诉证据登记做成《证据清单》(亦按被告的人数增加一份提供);

(4)按被告和第三人的人数提供起诉证据复印件的副本和证据清单副本。其中离婚案件必须提供:

①结婚证、结婚申请书复印件或事实婚姻关系的证明;

②须法院分割处理的争议财产清单(包括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)。

其中行政诉讼案件必须提供:证明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有关证据,起诉被告不作为的,必须证明原告已经向被告投诉或提出申请。

2、执行立案应当提供:

(1)执行申请书;

(2)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复印件;

(3)由主办法官填具的《结案联系单》等证明法律文书已生效的材料(调解结案的无需提供《结案联系单》);

(4)可以一并填写《请求采取强制措施申请书》、《请求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申请书》。

3、支付令立案应当提供:

(1)支付令申请书;

(2)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(申请人为单位的,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);

(3)被申请人身份情况证明;

(4)证据清单一份和证据原件;

4、公示催告立案应当提供:

(1)公示催告申请书;

(2)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(申请人为单位的,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);

(3)有关证据材料。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2

一、法院在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?

大概在一个月的时间;

立案以后要经历一下几个步骤就可以开庭。

1、答辩。根据我国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二十八条,“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,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。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民族、职业、工作单位、

住所、联系方式;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、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、职务、联系方式。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。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,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。”这个阶段需要25日。

2、组成合议庭。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三十一条,“审判人员确定后,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”这个阶段需要3日。

3、调解。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,“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,分别情形,予以处理:

(一)当事人没有争议,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,可以转入督促程序;

(二)开庭前可以调解的,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;

(三)根据案件情况,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;

(四)需要开庭审理的,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,明确争议焦点。”

这个阶段需要1日。

4、通知开庭。《民事诉讼法》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,“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,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。公开审理的,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、案由和开庭的时间、地点。”通知开庭要在3日前。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 第2张

二、立案的流程

1、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状,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。

2、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,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,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,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,收到诉状的时间,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。

3、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,应当进行登记,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。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、原件或复制件、收到时间、份数和页数,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异后。

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者盖章,原告、自诉人也应当签名或盖章,收据归入卷宗。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、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的,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,并由当事人签收。

4、对经审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,原告坚持起诉的,应当裁定不予受理;自诉人坚持起诉的,应当裁定驳回。

5、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制作,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,并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员、书记员署名,加盖人民法院印章。行政案件不予受理、驳回起诉的裁定书除应报庭长或者院长审批外,应由合议庭成员、书记员署名,加盖人民法院印章。

6、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,应填写立案审批表,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,其中疑难复杂、新类型案件应报审判长核准以及庭长审批。重大疑难案件报院长审批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。

7、经审查决定立案的.,应当计算案件受理费通知原告,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;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、案由等情况统一编立案号输入计算机。

8、立案庭决定立案后,应当在二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,并办理移交手续,注明移交日期。经审查决定受理或立案登记的日期为立案日期。立案人员应当及时将立案日期、移交日期等输入计算机。

综合上面所说的,案件在进行立案了之后同时也是需要做一系列的准备才能进行开庭,而且还要对所提交的材料和证据进行审核;因此,这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更好的审理,所以,不同的案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有所不同。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3

多久开庭,法院没有明确的规定。

1、交了诉讼费,就意味着已经立案;

2、从立案到开庭,中间一两个月的时间是正常的,甚至更长都有可能,因为中间要经过立案、组成合议庭、发传票、被告答辩和举证等程序。

其他知识补充

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,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,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。

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。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、法庭审判(即开庭审理)、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。开庭审理的结果就是裁判(即判决或裁定),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满足生效的条件后即成为生效裁判,生效裁判进入执行程序予以执行。

立案成功什么时候开庭 第3张

具体步骤

首先,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,并宣布法庭纪律;

其次,由审判长宣布开庭,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,宣布案由,宣布审判人员、书记员名单,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,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;

第三,进行法庭调查。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:(一)当事人陈述;(二)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,证人作证,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;(三)出示书证、物证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;(四)宣读鉴定意见;(五)宣读勘验笔录。其间,当事人经法庭许可,可以向证人、鉴定人、勘验人发问。

第四,进行法庭辩论。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:(一)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;(二)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;(三)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;(四)互相辩论。法庭辩论终结后,由审判长按照原告、被告、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。

第五,评议和宣判。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,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,做出裁判。

标签:开庭 立案